首页 > 学校概况 > 正文

【校务公开】2016年春学期素质教育“5+2”工程实施方案
2016-02-21 09:58:00   来源:   点击:

一、指导思想
坚持立德树人宗旨,以“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”为主要目标,以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,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”为核心内容,以“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,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、体魄强健;改进美育教学,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”为重点任务,突出学生的主体性、课程的渗透性和教育的体验性、层次性,促进学生学会学习、学会做事、学会合作、学会做人,切实把素质教育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,努力培养品德高尚、素质优良、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。
二、参与对象
全校师生
三、领导小组
组  长:  姚国华
副组长:丁建明    任晓峰
组  员:严胜武    任  杰    朱明堂    陶  勇     鞠建霞
张  健    姚国伟    杨  俊    羊新燕
四、具体内容及工作安排
主题德育行动
具体内容:
加强爱国主义教育、理想信念教育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、公民意识教育、生态文明教育等,让学生熟记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贯彻落实《中小学生守则》,让学生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。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,统筹课程资源,坚持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。健全德育网络,团队组织、班主任、学科教师等德育职责明确,工作有力,体现综合育人。创新德育形式,开展适合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,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。校园文化能体现德育的针对性、实效性。在学校管理各个环节分层开展养成教育,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。落实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》,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,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,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开展心理辅导。
工作小组:
组  长:严胜武
副组长:任  杰    张  健   
主要工作:
1.深化德育活动。坚持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,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系列化,认真组织宣传,让学生在每次讲话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。三月份,开展环境教育系列活动,四月份,开展传统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,五月份,开展劳动知识竞赛活动、团组织系列活动,六月份,开展少先队系列活动,七月份,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。在进行以上各种教育的同时,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,结合重大节日,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。本学期学校将继续举办“践行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”“中国梦”“三爱三节”“八礼四仪”“心理健康”“小手拉大手,文明一起走”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,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,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。
2.学科德育渗透。全校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,各科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,自觉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,力求做到渗透德育有意识、制订计划有安排、备课本上有体现、课堂教学有落实、下课之后有效果,真正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,形成系列化、整体化的德育教育网络。
3.团队阵地建设。团队要通过团队百分赛常规检查,抓好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,做到每日公布,每周评比,评比结果作为“文明班级”评选的重要指标之一,从小事入手,从一点一滴做起,逐渐内化为素质,外化为行为。团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,通过升旗仪式、入队仪式、队干部的改选等常规教育和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,活跃学生身心、提高学生素养,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,学会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,使队员得到全面发展。
4.“三结合”教育体系。加大社会参与学校德育的力度,协调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的三结合教育,从而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组建一个更完善的教育网络。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,定期对校园周边环境、校内一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,消除隐患,杜绝一切事故发生,确保师生安全。通过举办家长学校讲座,定期召开家长会等形式,提高家教水平和能力。确定四月为“教师家访月”,要求教师100%走进学生家庭,了解并提出学生在家、在校的学习常规要求,和家长一道做好学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,促进学生健康成长。
5.校园文化建设。打造“墨香校园”,评选“书香班级”,力求校园文化能体现德育的针对性、实效性。
自主学习行动
具体内容:
促进学生主动学习、合作学习、探究学习。推进国家课程、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融合,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,形成学校自主设置、教师自主开设、学生自主选择的校本化课程体系。充分利用“泰微课”学习资源库和自主学习平台,创新课堂数字化学习新模式和课后网络学习辅导新方式,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。
工作小组:
组  长:丁建明
副组长:陶  勇    张  健
组  长:任晓峰
副组长:羊新燕    邵美娟  朱莲蓉
主要工作:
1.创新课堂教学模式,打造校本特色课堂。
学习“先学后教,当堂训练”的洋思教学模式,在语文、数学、英语等学科中开展教学法研究,首先变革教案模式,变备课为研究,变教案为学案。从认识学案入手,着手编写学案,正确使用学案进行导学。
2.开展丰富多彩学科活动,拓展自主学习空间
开展丰富的学科活动,保护学生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并为他们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条件。举办各学科校园节日,如数学节、英语节、科技节、读书节等与强化学科竞赛活动相结合,挖掘学生自主学习潜能,提供学生自我发展的机会。建立自主学习网络平台,开放学校网络资源、图书馆资源,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保障。
3.参与自主学习管理,提高自主学习实效
学生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、班级管理,让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管理,实施班级民主化自我管理机制,处理班级常规考核和评比。以学生学习一日常规为主抓手,培养好学生的学习习惯。
4.推进校本课程建设,开拓自主学习资源
结合各学科的特点,努力开发适合本校发展的校本课程,如:语文经典诵读、趣味数学、趣味英语、传统体育活动、音美艺术鉴赏、高效农业种植、家乡银杏、书法等,拓展课程资源,拓宽学习视野,提升学生综合素质。打造合适展示舞台,构建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。
5.充分利用学习资源,减轻学习课业负担
充分利用“泰微课”学习资源库和自主学习平台,创新课堂数字化学习新模式和课后网络学习辅导新方式,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。
青春活力行动
具体内容:
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,养成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,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、文化修养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,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,努力构建和谐校园、活力校园。
工作小组:
组  长:丁建明
副组长:陶  勇    张  健    张文良    黄  明
组  长:任晓峰
副组长:任  杰    羊新燕    周文灿  
主要工作:
1.开设体艺课程
加强师资队伍建设。加强对体艺师资的培训,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。尊重体艺教师的劳动,在奖励、职称晋升等方面,与其他教师一视同仁。体艺教师的课外活动辅导计入教学工作量。对在体艺教育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者,授予各种荣誉称号或奖励。为体艺教师提供基本的工作条件,购置必要的器材、教具和资料,并要妥善安排体艺教师进修、观摩、科研和创作的时间和经费。
立足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教学常规管理。严格按国家教委颁发的课程设施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组织教学,开足开齐教好课程。做到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和经验文章,过程教学求真务实。教导处对教师的备课、上课、辅导等教学基本环节有明确具体的要求,负责体艺教育的领导深入第一线听课,有针对性的对体艺教学进行检查、监督指导。开展教研课、示范课、汇报课等教研活动,力求通过2-3年的实验研究,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艺术教育的途径。
2.开展阳光体育活动
贯彻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》精神,积极贯彻“健康第一”、“每天锻炼一小时,健康工作五十年,幸福生活一辈子”的现代健康理念,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,开展“阳光体育活动”。学校统一安排课外体育活动课,确保每个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,并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。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,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、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,进一步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。
3.推进“体艺2+1项目”
以社团活动为主要载体,积极实施体育艺术2+1项目,正常开展体艺类艺术社团活动和各级各类比赛展示活动。建立学校体育艺术活动的长效机制,营造人人参与、个个争先的氛围,形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。结合学校现有的大课间特色体育项目,学校精心组建精品社团。全体教师人人学习并掌握一项体育或艺术技能,每位教师辅导一个社团活动,做到时间、场地、内容、学生、指导教师“五落实”,满足学生开展“2+1项目”。
4.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艺活动。
抓好社团建设。学校加大对活动课的管理,制定措施,成立书法、田径、篮球、合唱、舞蹈、绘画等18个社团,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,发挥自己的特长,逐步形成制度化、规范化。
抓好“体艺二节”。学校每年六月份开展“校园艺术节”,四月份开展“校园体育节”。精心组织好现场书法比赛、器乐比赛、田径运动会等活动,并将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、省、市举办的各类比赛。在规模上、质量上、影响上力求创新,使全校师生在体艺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,提高体育技能和艺术素质。
实践体验行动
具体内容:
坚持知行统一、开放办学,加强实践体验教育。开设实践体验类课程,开发、利用校内外资源,发挥各类教育基地作用,增加学生阅历,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。尝试推行研学旅行,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,走进生产实践,融入大自然。
工作小组:
组  长:严胜武
副组长:任  杰    张  健
主要工作:
1.开展红色旅游学习活动
依托周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泰兴烈士堂、杨根思烈士陵园、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,组织学生利用每年四月传统节日清明节开展红色旅游学习活动,让学生接受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教育,增进学生爱国情感,提高学生道德修养。
2. 加强科学、数学等相关学科的实验教学,开齐开足各类实验课。
坚持开全开足各类实验课,对科学实验室、劳技室做到专人专室管理,设立督察机制,对泰州市资产管理平台进行定期检查,力求做到真实性、有效性,形成良性循环。
3.开展社会(社区)服务和调查体验行动
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一次学校周边环境整治活动,进行校园周边垃圾清理、清除街道牛皮癣和消除社区卫生死角等工作。以雏鹰小队的形式到社区开展文明创建、公益表演、义务劳动等志愿者服务和调查活动。通过融入社会、接触生活,增加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、体验与感悟,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。
4.开展社会实践活动
组织学生到高效农业园基地、生态养猪产业、工业园区去参观、聆听、思考、实践,了解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科学知识,了解工业园区的创业历程,参与劳动和实施一定的技能培训。
5.开展走出校园、走进大自然研学活动
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主办的夏令营活动,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到大自然中去体验我市的自然景观。鼓励学生利用“五一”“十一”长假随家长到大自然中有计划地进行踏青、远足活动,并回来进行反馈活动,组织作文征文活动。让学生走出校园,走进大自然,感受家乡的美丽。进一步丰富学习生活、增长知识、陶冶情操、减轻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,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、热爱人生。
未来素养行动
具体内容:
着眼未来,积极开展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、成效明显的各项活动,在培育学生基本素养、核心素养的同时,重视学生创新素养、信息素养、财经素养、国际素养等未来素养的形成,努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世界公民。积极学习名校经验,重视部分特殊学生卓越素养的形成,为杰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。
工作小组:
组  长:丁建明
副组长:陶  勇    张  健
组  长:任晓峰
副组长:任  杰    羊新燕   
主要工作:
1.活动推进
改造、利用学校的传统活动,使之成为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阵地。首先,与劳技教育、课外学习、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,组织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、大课间活动、社团活动等,让学生多角度接触了解社会生活,锻炼社会实践能力。其次,在学校正常开展各项活动的基础上,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比赛活动、展示活动,充分挖掘和展示学生的潜能,让每个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蓬勃发展,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。
2.学科渗透
以学科为主渠道,注重整合,注重渗透,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。主张备课中深入挖掘和张扬教材及教学过程中的素质因素,课堂上启发学生主动学习,大胆质疑,培养学生各方面素养,课外引导学生迁移学科知识方法,解决实际问题。具体说要以科学课程为主要载体,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;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主要载体,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;以数学课程为主要载体,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;以礼仪、品德、英语课程为主要载体,培养学生的国际素养;以体艺活动及社团活动为主要载体,培养学生的卓越素养。
3.因材施教
积极组建各类社团,正常开展培训及竞赛活动,本着“因材施教、发展特长、造就卓越”的理念,发现人才、培养人才,提高特殊学生的卓越素养。
依据学校素质教育“5+2”活动方案务实开展各项活动并力求取得实效,学中做,做中学,不断推动工作深入开展。积极发现和培育校内典型,打造校内精品项目,认真开展好校内观摩和研讨活动。确保每季度发布一次学校微创新优秀实践案例,争创具有我校特色的微创新成果,切实提高我校素质教育实施水平。
2016年2月